望岳谈丨考古山东,“海岱一隅”实证中华“多元一体”
□周学泽
7月10日,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学术研讨会在济南举行。20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中华文明起源研究一直是考古学界的热点。经过多年的考古发掘和研究,已经取得显著成果,在本次研讨会上,来自全国各地的考古专家讲述了海岱、河套、中原、红山、长江中下游等区域的文明化演进过程,展现中华文明灿烂文化,为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提供了坚强支撑。
(资料图)
以山东为中心的海岱地区是我国古代文明多元一体发展格局中的重要区域,山东考古研究院院长孙波以《海岱地区文明化进程研究》项目作报告,介绍了海岱地区文明起源和发展脉络,以“海岱一隅”实证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发展进程。
山东具有独特的海陆环境,自从1928年发现城子崖遗址以来,一代又一代考古工作者构建起“扁扁洞遗存(约10000-9000BP)——后李文化(8500-7500BP)——北辛文化(7500—6100BP)——大汶口文化(约6100—4500BP)——龙山文化(4500-3900BP)——岳石文化(3900--3500BP)”这一海岱地区完整的考古学文化谱系。海岱文化初期具有鲜明的地域特点,但中后期和周边文明区域文化交流互通,以动态的文明化进程逐渐走向“一体”。
海岱文明化的途径与模式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和发展的真实写照。从全国各地考古成果来看,经过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出现阶层分化,渐渐出现城市,最终出现国家,是一个基本相似的进程。山东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孙波表示:海岱地区高度参与了中华文明起源过程,特别是在龙山文化时期形成了“区域社会”,和周边文明互通融合步伐加快,成为助推“一体”的重要力量。
和中原地区文明化进程相对照,可以发现海岱文明和中原文明之间的相互影响。本次研讨会上,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院长魏兴涛研究员带来了《中原地区文明化进程研究》的项目报告,他说:历史上海岱文明和中原文明的交流频繁,相互融合发展的特征很明显。中原地区文明化进程主要发展阶段是:裴李岗文化(8500—7000BP)文明奠基;仰韶文化早期(7000—5800BP)社会开始分化;仰韶文化中期(5800—5300BP)文明化显著呈现雏形古国;仰韶文化晚期(5300-4700BP)迈入早期文明社会古国文明;中原龙山文化(4700—3800BP)文明社会发展进程加剧;二里头文化(3800-3600BP)成熟的形态王国诞生。
对照可以发现,中原龙山文化(4700—3800BP)段直接借用最早发现于山东的龙山文化。龙山文化首次发现于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县龙山镇(今属济南市章丘区)而得名,距今年代为公元前2500年至公元前2000年;而岳石文化,是继龙山文化之后分布于海岱地区的一支考古学文化,因最早发现于山东省平度市东岳石村而得名,绝对年代为公元前1900-前1600年,文化时代大致与中原地区的二里头文化相当。
孙波表示,在中华文明起源过程中,海岱地区贡献了制度文明,比如大汶口文化时期注重血缘和原始宗教,以大汶口文化表现出来的棺椁制度、器用制度,表现了当时社会生活的规范,对中原地区产生了非常深刻的影响。到了龙山文化时期,大部分家户形态已经是个体家庭,人的社会属性增强、家庭属性减弱,社会进入城邦时代,从现代史来说,龙山文化对于当时“中国文化西来说”是一个有力的反击。
(1987年在位于河南省濮阳县城西水坡仰韶文化址发现“中华第一龙”:蚌塑龙形,现藏国家博物馆)
海岱地区图腾的变化,显示和其他区域文明的密切关系。史前海岱地区的东夷人,以鸟、太阳为图腾。陶鬹是龙山文化阶段的典型器物,其造型宛如一只鸟,代表着远古东夷人将图腾融入生活。山东出土鸟形陶鬶数量众多,青州口埠镇赵铺村出土的鸟形鬶和城西南瀑水涧出土的“冲天流鬶”十分精美,瀑水涧“冲天流”陶鬶,整体形状是一个挺胸扬首的大鸟形象,是国家一级文物。陶鬹由于器型独特,后为周边部族所模仿,在今江苏、浙江、安徽、河南、湖北甚至江西都发现了类似鬶的器物。但商周之后,山东墓葬中渐渐出现龙的形象,这就体现出受中原、红山、良渚等地“龙文化”的影响。河南濮阳西水坡遗址1987年出土的蚌塑龙被称为中华第一龙,将中华民族的龙崇拜现象向前推溯到了新石器时代中晚期,说明在6500年前以濮阳为中心的中原地区,大一统文明社会形态已经呈现,而“濮阳和山东很近,受到影响是很自然的事情。”
玉器文化考古是中华文明探源的重要工作。玉器在史前和先秦时代,是精英文化的代表,被视为高贵、珍贵、祥瑞、吉祥的物品,是中华精神文明甚至是制度文明的物质载体和符号象征。1991年,在黑龙江双鸭山市饶河县小南山遗址发现国内距今最早的玉器,玉器使用推到距今9000年左右,小南山被称为“中华玉文化的摇篮”,开启了中国玉器起源的新纪元,从玉器工艺可以看出与兴隆洼文化和红山文化有联系。山东使用玉器也不晚,在属于后李文化(8500-7500BP)的潍坊前埠下遗址发现了以斧、锛、凿等工具类的玉器。
(后李文化 · 玉锛,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藏,出土于山东省潍坊市前埠下遗址。玉锛平面近梯形,器体偏薄,直刃,偏锋, 两面各残留一道切割凹槽。)
(西汉双龙形玉佩,长11.3、厚0.3厘米,出土于山东省五莲县汪湖镇张家仲菌汉墓出土,现藏于五莲县博物馆。)
最有意思的是,山东也出现“玉+龙”的文物。比如,在山东五莲等地,出土西汉龙形玉佩,这不禁让人想到了良渚文化的“古龙”。在本届研讨会上,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科技考古室主任王宁远介绍良渚文化时,谈到当地出土了“玉龙”。新石器时代晚期玉龙在东北地区红山文化与东南地区良渚文化均有所见,其造型因地域不同而有所差异,良渚文化玉器中龙的形象较为少见,普安桥良渚文化遗址中出土的圆雕玉龙成为典型实例。
(良渚文化 玉龙)
出土“玉龙”,是中华龙崇拜和玉文化的结合,是海岱地区和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关系加深的“实证”。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延绵不断、延续至今的古老文明,其最初由多个区域文明融合组成,黄河中下游的中原和海岱文明、长江中下游的江汉(两湖)和环太湖文明以及东北的燕辽文明。“多元”的文化,相互交流、碰撞、融合、创新,最终形成“一体化”的中华文明,这就仿佛一条大河,“支流”最终汇集成“主流”。
考古学是文明起源研究的“主角”,山东考古人扛牢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实证海岱地区文明起源和发展脉络与中华文明灿烂文化之间的关系,在中华民族起源、形成、发展上作出“山东贡献”。
策划 娄和军
记者 周学泽
望岳谈丨考古山东,印证中华文明史的“厚度”
望岳谈|考古山东,见证中华文明史的“长度”
标签: